制冰机产出的是可食用冰块,通常被直接加在食品上,因此还需注意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来说,制冰机有两方面的食品安全隐患,一个是进水口的水箱如果水流长时间堆集可能产生水垢、菌类,有商家尝试在水箱部分使用浮球式进水系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无残水余水。另一个是水管水流经过可能留下水垢、冰块存储箱要与人接触,因此通常商家建议制冰机的各部分需要每两周清洗一次。
除了食用冰块外,还有不少冰制品。在生物冰袋车间内,放置着一个近2米高的白色塑料桶,桶中装着胶质的低温蓄冷剂,由管道传送至机器中。机器上端挂着一盘塑料包装纸,传送进机器内就变成了柱状。此时蓄冷剂被灌入柱状包装带中,进行切割封口。整个环节一气呵成,一包包生物冰袋就被生产出来了。这种冰袋是需要客户采购回去自行冷冻的,一次冷冻可以坚持12小时,冷冻后的温度能达到零下10℃,而且可以反复冰冻使用。
生产食用冰的车间和工具也应进行消毒,普通食用冰售价在1元/公斤左右,酒吧、KTV、冷饮店对食用冰的需求量很大,如果他们选择自己制作,这将比购买普通食用冰便宜得多,辽宁省卫生监督所卢所长介绍,国,家将食用冰列入“QS”标准目录,制作食用冰的标准非常严格,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遵守规定的程序,以免污染食用冰,消费者在购买冰块时,应清楚地看到“QS”标志,经专业人士介绍,饮料中不合格的食用冰块可能会导致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