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较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
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南天竹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可多施磷、钾肥,生长期每月施1-2次液肥,盆栽植株观赏几年后,枝叶老化脱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茎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复到1m高,并且树冠丰满,兰天竹和南天竹是同一种植物,它的学名为南天竹,兰天竹是别名,除此之外,它还叫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等等。
常绿灌木,土壤,花期5-7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丛中,也多栽于庭园,强光下叶色变红,适宜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它是常绿小灌木,茎上少有分枝,高度可达3米,表面光滑无毛,其花为圆锥花序,花比较小,颜色为白色,带有香气,南天竹的形态特征:常绿小灌木,春秋两季将丛状植株掘出,抖去宿土,从根基结合薄弱处剪断,每丛带茎干2至3个,需带一部分根系,同时剪去一些较大的羽状复叶,地栽或上盆,培养一两年后即可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