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直接通信技术、超导量子计算谈及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量子院”)取得的这些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量子院院长薛其坤有些自豪,但他又告诉《中国科学报》,“让量子科技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提高转化效率,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而在10月19日,中关村科学城举行“科学家基金”集体签约仪式,总规模27.85亿元的五只科学家基金宣布成立,旨在打造全链条、全周期“耐心资本”服务体系,通过优秀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对接,加速实现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因为这项技术研究是很前沿的东西,早期大家对具体应用并不清晰,没有人会感兴趣。”但龙桂鲁团队并没有放弃,而是持续坚持研究。最近,龙桂鲁团队基于该技术,成功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相关成果也在预备转化期。
此外,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前沿科技成果掌握在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手中,这些机构往往更加重视理论研究和论文,对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不够重视,所以部分前沿科技成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能给企业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
“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表示,前沿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的过程“道阻且长”。“有些项目或创业者可能最初完全不被看好,但这样的项目最终却能实现数十亿收入、走向上市。这个过程一般需要8年到10年,确实需要耐心。”
“虽然现在一些风险投资,也投一些前沿科技项目。但也不难发现,这些资本投资的项目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了,也有了较为明晰的市场应用前景,对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或概念验证阶段的技术项目,投资并不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中国科学报》。
“科学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深刻理解和广泛人脉,社会资本则有着对市场和产业的敏锐眼光。”朱平表示,五只科学家基金将通过优秀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无缝对接,超前布局一批前沿核心技术,提前介入成果转化中试阶段,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
在重视原创和卡脖子技术研究的今天,加快前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科学家基金的成立将学术界力量与产业界、资本方资源有机结合,助力我国科转事业更加健康、快速、行之有效的发展。”王田苗说,在全球大变局之下,“科学家基金”有望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创新合伙人”计划通过聘请科学家顾问、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共建产业应用场景等一系列举措,与科学家、高校、高新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创新主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而“科学家基金”可谓是“创新合伙人”计划的升级版。
在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海淀区的支持下,中科智汇工场打造了“概念验证中心”。“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的问题,促进基础研究、前沿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楠说。
“在国家双创的大背景下,前沿科技成果能够转移转化,并最终实现创业孵化,是好事。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希望前沿科技成果能够借力双创机遇,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