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夯实学生结合学科特色开展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唤醒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紧扣学院专业特色,鼓励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品牌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充分对接行业、校友等校内外资源,每年举办100余场次校院两级“博学科普讲堂”“优秀学子报告会”等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形成“一院一节一特色”的浓郁创新创业氛围,孕育一批有兴趣、有基础、有干劲、有思想的创新创业团队。
实施筑基计划,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扶持创新创业项目,构建研本协同、师生并进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建设跨学院、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28个、“创业梦想工场”10个,建立校外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基地200多个。依托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实验室,建设具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创客空间。每年投入专项基金1100余万元,支持全校近6000名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800余项,为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实践提供资金保障。近三年,共资助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2248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49项,受益本科生34000余名。
实施挑战计划,鼓励参加竞赛锻炼。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坚持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搭建“院级—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四级创新创业竞技平台,完善“竞赛奖金鼓励+奖学金奖励+竞技保研激励”政策保障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研究和创业实践,淬炼创优创效、自信自强、爱国爱校的素养。近三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400余项。
实施卓越计划,培养优秀创业人才。构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卓越人才。针对创新创业团队不同阶段需求,打造“创新创业园—孵化器—发展加速器”三级链接实践平台,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实践和以创业实践为基础的再创新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涌现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学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工群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