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25日讯(记者 舒珺)近日,第13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暨第二届福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峰会在福州海峡会展中心召开。峰会由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主办,中国网记者应邀参加了峰会。会上,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发展处副处长辛红梅就国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国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形势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等相关领域做了主旨发言。
辛红梅表示,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深层次开发利用,尤其是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制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而今海洋医药和海洋生物制品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是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她提到,国家为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在海洋生物、海洋高端工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领域制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海水淡化、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装备等领域制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
经过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的海洋生物产业已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十年来,我国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增加值,已经从2005年的17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58亿元,增长了十几倍,年增长了27.8%,这也是近年来成为我国海洋产业里增长最快的产业。
在提到国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形势与发展趋势时,辛红梅认为,全球范围内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做出部署,以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主要发达国家重点瞄准前沿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深层次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发达国家竞争激烈的领域;而美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已在全球收集、筛选优质海洋生物资源,建立资源养殖基地。
此外,我国已培育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重大海洋产品;再加上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高速成长,海洋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因此,海洋生物制品已成为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在国际上未来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逐步从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陆地高新技术迅速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开发转移;以企业为主导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体系成为主流。然而,我国距离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异。
辛红梅指出,我国的海洋生物科技创新与国外和陆地对比还有差距;我国的资源调查、评估和保护还不够,海洋生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尚未发挥;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与小微企业互补不足,产业生态尚未建立完善;部分领域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还存在差异。因此,瞄准国际前沿水平,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产业集群,形成高端化产品和品牌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