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广泛性。理解创新不要狭隘地限于技术创新,几项专利技术、发明,还包括更广泛经济意义上的创新,如工艺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或多种创新元素集成,这些都是自主创新的范畴。
二是综合性。现代创新跨行业、跨媒介,更具综合性,行业分类日趋复杂,很多经营活动不能简单套用传统的行业分类方法进行归类。如互联网与工业化、现代农业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等就是各种行业创新的结合。
四是优先性。要找准最有基础、最有条件快速发展的领域,能率先突破、优先发展的强项。如以互联网、移动增值服务、电子信息化为基础的网络经济、新一代信息,就有可能成为我国最大的新兴产业群,尤其是移动互联成为最有可能率先领先世界的领域。
六是动态性。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今天的创新技术或模式很可能在短期内被更新的模式、更具创新能力的企业所替代,产业本身就是永不休止的“高新化”过程。对各类创新型企业的关注也必然是开放式思维,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对新兴产业所涉及的具体行业的界定,还应有适当的弹性,留有余地,避免陷入僵化的境地。规划总赶不上变化。
正是因为新兴产业所呈现出来的与传统成熟产业相异的特点,选择或支持创新型企业有四个难点:一是信息对称难。产业升级换代快,技术发展趋势不易把握,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企业所呈现出的特征、风险不一;二是尽职调查难,工作成本高,专业性强;三是遴选培育难,需要强烈的责任心,需要合适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进行捆绑;四是风险控制难,企业规模较小,波动性大,抗风险能力弱。以上四点,使得单个金融机构、单一金融产品难以有效地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这也是当前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已经放宽,但银行始终有后顾之忧的主要原因。
一是低端化、概念化、重复化、同质化和快速过剩化。一些地区制订出来的新兴产业战略相互雷同,不注意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缺乏细分,虽然说一定程度上重复建设难以避免的,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点,一定要尽可能总结教训,少走弯路,突出强项和优势,产业细分化、差异化。
二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导。有的地方还是在按照十几年前的那种思路,动不动就圈一大片地,以新兴产业的名义圈钱圈地。简单地把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区当成一个“物理性”概念。其实物理性条件已不再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根本要素,最重要的是无形的软条件(制度安排、机制、金融创新),只有把硬件和软件、有形和无形结合起来,注重市场化发现、筛选、培育机制的运用,根据区域的特点、优势以及产业自身的演变规律,才能确立产业细分中的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