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体量巨大的阿里,拼多多、美团和京东过去一年的股价涨幅均超过了100%,且市值均超过了千亿美金,这在任何领域都极其罕见。在线上实物零售及生活服务在整个大盘的渗透率只有20%的前提下,电商平台们证明了自己的增长空间仍然广阔。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称,2021年会是中国互联网反垄断史上以10年计的大转折之年。“于巨头而言,2021年会是伤筋动骨的一年。”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由放任时代结束,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重建规范、重构秩序的新时代,这是历史性的转向。
可以肯定的是,阿里和美团将在这场反垄断大幕中,遭受更大的利益损害,而另一端的京东和拼多多或将享受政策之力,奋力追赶。但反垄断将执行多严格,涉及多广泛,无人可以确定。对电商平台来说,与其在不确定性中担惊受怕,不如在确定的事情上抓紧机会,巩固优势。
下沉市场仍是那块被所有电商平台都垂青的肥肉,从去年年中展开的“买菜大战”毫无疑问将在2021年更加激烈,对于体量庞大的各家来说,这承担着“第二增长曲线”的重大使命,谁都不愿意在这场消耗战中轻易败下阵来;
另一方面,消费年轻化趋势已非常明显,90后、00后逐渐成为主力消费人群。对于美和生活品质的相关追求贯穿年轻一代,具体到品类来说,美妆护肤类、食品饮料类都诞生了多家潜力公司,这变相仍会推动市场情绪的高涨,利好电商平台。
受形势所迫,阿里首次公开对电商“二选一”表态。2021年1月举办的商家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吹雪曾表示不支持“二选一”,这意味着阿里不会明着对商家限流。“二选一”限制放开后,短期或造成商户资源外流,但长远看,商家的选择仍然要看各平台的流量成本、供应链、物流服务等综合竞争维度。
电商主场,阿里与拼多多的下沉价格战依然胶着。与聚划算等形成组合拳、打出“1元特价”和C2M工厂直供的淘宝特价版被推向台前,由1688负责人汪海主导,显然是要发挥B端优势。截至2020年11月11日,淘宝特价版的年度活跃买家已突破1亿人。在辅助淘宝引流后,特价版或将更名换姓,以更独立的姿态,应对下沉之战。
与抖音和快手的内容电商大战,核心是对用户时长的争夺,再加上用户的购物习惯正从主动搜索转向智能化推荐,手淘页面自去年底起改头换面,“猜你喜欢”战略地位的提升、“逛逛”的出现,意味着其将全面向抖音、小红书等社区的信息流智能推荐模式看齐,而随着擅长内容和技术的汤兴全面掌管淘宝,这个趋势在今年将愈发明显。
2020年Q3财报显示,阿里月活用户的增长低于市场预估近1000万。虽然Q4财报显示,月活用户单季净增超过2100万,增速回暖,但这很大程度是双11大促带来的,能否留存还需要看下个季度的表现。此外,GMV(即成交额)同比增速仅为19%,是除疫情外最低的一个季度;淘宝直播2020年全年GMV为4000亿元,也低于内部预期的5000亿元——抖音快手加码直播电商对于淘宝的冲击,开始逐渐显现。
这也是社区团购成为巨头必争之地的底层原因。令人意外的是,在一片热闹中,阿里却显得格外低调,除了慢人一拍的“40亿美元投入”,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上全面落后:社区团购由哪个业务部门操盘仍无定论、业绩目标也不明确。
董事长张勇在2020年Q3财报会上的一席话能透露出些许信息:“社区团购竞争白热化,但市场还非常早期,阿里条件最好,之后能把客户吸引过来。”在2020年Q4财报会上,CFO卫武也表示,核心电商孵化的新业务淘宝买菜将不会采取补贴换市场的形式来实现用户和单量的增长。
要增长还是要利润,成了阿里需要重新面对的选择题。2020年Q4财报会上,CFO卫武明确表示,利润从不是阿里的第一优先选择,未来仍将大量投资创新业务,包括电商种子业务和其他。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淘宝买菜、淘宝直播、淘宝特价版等都将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对于已有的难以扶持的部分业务,阿里也需要断舍离一番。
企业处于内外交困之际,组织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今年以来,包括蒋凡在内的数位高管传出的桃色新闻和贪腐丑闻,数年未大动的核心电商因此经历了较大幅度的组织调整。阿里也开始主动反思组织文化建设上存在的缺陷:改变曾经高调的传播策略、隐藏职级、取消周报、取消361绩效考核、改KPI为OKR,近期张勇在内网的一次反思中台的演讲也被视作阿里将拆分中台的前兆。
社区团购行业也在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从财务指标上来看,巨头们正从追求订单量和成交额等转向看重毛利率,拼多多是其中代表。补贴变少之后,要想保持强劲的用户增长,困难自然会变大,提高供应链能力和履约效率变得紧迫起来。
拼多多如今的流量之大,大品牌很难不心动,但双方的撕扯也频繁发生,SK2、特斯拉等大牌也都曾亲自下场维护其价格体系,眼看和品牌的合作要么停留在部分商品入驻,要么只能通过经销商间接合作,总是浅尝辄止,拼多多只能寄望于通过“百亿补贴”打出的低价诱惑来吸引部分青睐大牌的用户,这非长久之计。由此,拼多多也萌生孵化品牌的想法,但目前来看,主打C2M模式的新品牌计划目前成效依然不大。
自去年起,拼多多在物流领域有了较大的突破,用仅次于阿里的电商件数扶植起了极兔快递。虽然目前还无法证明拼多多与极兔之间是否存在资本绑定,但极兔的迅猛发展能为拼多多摆脱以菜鸟为首的阿里物流体系提供更多筹码。今年双十一等大促或将继续上演极兔遭遇阿里系物流围剿的局面。
至少从2020年的前三个季度看,京东的业绩表现是相当可以的。在摆脱了近一年的增长停滞后,京东股价在去年实现了140%的涨幅,在市值超1000亿美金的一众互联网巨头中,仅次于美团。得益于物流的长期建设,京东成了为数不多受益疫情的企业。
另一个让外界惊讶的消息是,此次统领京喜事业群的是消失在公众面前许久的刘强东,多位京东内部人士向36氪表示,刘强东重返业务一线的意愿在过去几个月内陡增,“已经多次在京东内部论坛上询问具体业务情况,咨询员工对公司管理的建议”,这对二级市场来说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2020年终,京东零售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员和架构调整,重点在于整合第三方的POP平台业务。对于京东来说,要在2021年实现“交易额、收入、用户和利润四大核心指标上”的“加速增长”,POP品类仍然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反垄断监管趋严的情况下,长期遭受“二选一”打压的京东,或许能借这次反垄断调查,在服饰等品类上抓紧补课。
不过对于其他京东子集团,过去几个月并不好受。京东数科成为了蚂蚁IPO暂缓事件的连带受害者,上市之路就此暂停,数科原CEO陈生强也转至幕后。为了符合金融监管要求,数科连续整合了AI和云业务,进一步增强科技属性。
如2019年的走势一致,2020年的美团仍然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股价蹿升最快的巨头,市值一年大涨170%。在遭遇反垄断风波,股价短暂波动后,2021开年的美团股价势如破竹,短短20天增幅43%,市值超23000亿港币。
摆脱疫情影响,高度稳定的主营业务收入,叠加社区团购等创新业务带给市场的想象力,美团仍是最被二级市场看好的本土互联网公司。但还是之前总结的,当前美团股价包含市场一定程度的超前预期,一旦业绩出现波动,其股价敏感度将大大增强,这需要美团在未来平衡好创新业务投入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社区团购无疑是美团当前最受外界关注的业务,自2020年7月入局以来,美团优选后劲十足。据多位社区团购从业者向36氪透露,新年第一周,美团优选的全国日均订单量已经达到2000万,成为行业第一,并在武汉和江西先后完成了对多多买菜日单量的反超。
对于新近进入的市场美团优选继续靠高压补贴来争夺市场,目前在华南、华中一带,美团优选的件均价已远低于多多买菜(大概在4、5块上下),而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美团已不仅仅关注单量和复购率,毛利也成为了2021年新的考核指标。
尤其在履约端,过去几个月美团在持续通过规范管理来降低成本。一位江浙沪区域的美团优选网格仓加盟商向36氪透露,为了优化网格仓作业流程,美团会要求旗下的网格仓加入摄像头,实时监控,把每个流程数据化,通过数据运营再做精细化调整;另外美团优选陆续派总部人员前往驻点,紧盯操作流程。
在反垄断情绪下,逼迫商家“二选一”或许将在未来影响美团对于商家的控制,由此带来的佣金和广告收入的不稳定性也将影响美团的利润前景。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一影响还微乎其微,“二选一”仍广泛存在。 从股价行情看,二级市场对于反垄断之于美团的影响也并未展现出过度持久的恐慌。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业务是共享单车。对美团来说,这是创新业务中唯二单量在千万级别的,对于提升美团点评App活跃度,进而实现各个业务的交叉销售有极大帮助。同时,单车赛道大战落幕也使得美团有机会提升单价,把它作为一个正常的生意来运转,去年10月,美团单车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700万单。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