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是全球加工生产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和话语权,但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在建设贸易强国方面,中国显然是“刚上路”。定价权,就是在整个全球产业链中,拥有重要的话语权,不限于上下游关系。与历史传统和重要性有关。当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就降价”,成为我们部分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无奈的调侃。
比如说中国钢铁工业产能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世界第一,国际铁矿石巨头就再次更改定价规则,从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我们中国钢铁企业要多支付上千亿美元,代价昂贵,还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消费大豆5000万吨左右,80%大豆需要依赖进口。目前,大豆的价格几乎全部是国际四大粮商说了算,因为成本太高,中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已不断萎缩。还有石油产业方面,在国际油价面前,中国完全跟着国际市场走,“国际油价一发烧,国内油价就要感冒”。
“定价权之痛”已经影响到中国的贸易发展格局,未来中国对大宗商品应该启动全面的产业链条整合,调动起金融、物流、生产的多个环节,去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参与这些商品的定价、销售。2001年中国GDP为1.339万亿美元,而到2018年中国GDP已经上涨915.67%至13.59万亿美元,在世界GDP排名也从全球第6上升到全球第二。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加大,不少出口商经常漫天要价,从对中国大宗商品出口中得到了不少的收益。因此,近些年来,中国也在加紧获取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那怎么去改变这样的局面呢?首先,以市场手段整合国内市场,在企业间建立更稳固的协调与合作关系,不致被“分而治之”,其次有效利用反垄断法及WTO规则,对国际矿石生产商利用垄断地位操纵市场的行为进行反制,最后利用中国的大市场地位,采取多种金融手段,通过在国内建立期货市场、与国外联合协作等方式,增强中国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其实我觉得最简单的就是收购,成为股东,拥有股份,多渠道的购买,还有就是成立自己的期货市场!
就拿有色金属来说,目前海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定价中心之一。当初1999年上期所刚成立时,还仅仅是一个影子市场,当年年成交量仅683.5万手,成交额为4909.8亿元,而参与交易的有色金属仅有铜和铝。而到了现在,2019年上期所成交量已经达到9.8亿手,成交额为75.4万亿元,与1999年全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3倍和163倍,其中有色金属也已经形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