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采购|
  • 企业|
  • 资讯|
  • 展会|

客服QQ:54472128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其他 > 合肥市“垃圾分类”3月1日起实施不少小区无序投放随处可见

合肥市“垃圾分类”3月1日起实施不少小区无序投放随处可见

日期: 2021-03-08 浏览人数: 102 来源: 编辑:

分享到:
核心提示:  3月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走访合肥市各城区住宅小区发现,部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到位,小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宣传,

  3月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走访合肥市各城区住宅小区发现,部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到位,小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并且进行定时收运。而在不少小区记者也注意到,单元楼栋前依然伫立着蓝色、绿色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居民无序投放垃圾的现象依然随处可见。有的小区尽管设立了“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但形同虚设。据居民和物业人员反映,对垃圾类别的区分还存在诸多不足。

  1日上午,记者在明光路力天大厦公寓楼注意到,该小区采用密闭清洁屋的形式设置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占地约20平米,整体外观为密闭框架结构垃圾房,箱体上标注着常见垃圾的所属类别以及处理流程。记者看到,按照“四分类”标准,该投放站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并在旁边设有“可回收垃圾分类区”。采访时,一小区住户拎着两袋生活垃圾在投放点附近徘徊,“不知道该往哪个口扔垃圾。”随后,现场一名督导员上前给该业主演示如何使用投放站投递垃圾,“这个垃圾投递口感应开启,投递之后可以自动关闭。”该业主顾女士告诉记者,小区的垃圾房虽然建成2个多月,但自己仍然不太会操作。“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易混淆,而且这个新的垃圾分类设备使用起来很不习惯。”记者观察发现,在短短20分钟内,小区多名业主因对投放站如何投放垃圾“找不着入口”而放弃投放。

  “我家里就有三四个垃圾桶,厨余的、有害的、其他的,小区里分类设施很方便,感觉扔垃圾并没有比以前更麻烦。”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寿春路上的市政府宿舍小区,有业主陆续将打包好的垃圾放在小区集中投放点。记者注意到,除了这一处垃圾集中投放点外,小区内看不到其他垃圾桶。小区业主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参与垃圾分类一年多时间,对垃圾类别能大致分清楚,但偶尔还是会混淆,把不知道怎么分的垃圾都扔进了“其他”垃圾桶。因为很多居民对垃圾类别细分的知识不足,她希望物业和社区可以加强宣传和科普。不少居民表示,“每天小区产生最多的垃圾不是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因为很多厨余垃圾都混进了其他垃圾里。”

  随后,记者走访蜀山区多家小区发现,小区楼下原有的垃圾桶被撤走,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还有督导员不时在投放点旁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不过,记者在现场留意到,仍有不少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直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内。记者从物业处了解得知,多数垃圾分类投放点属于开放式的结构,该小区督导员并不是全天在岗,因此有居民会在督导员不在时将没有进行分类的垃圾扔进桶里,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便。小区住户余女士告诉记者,楼下的垃圾桶刚撤走时,大家都很不习惯,有居民认为去集中的垃圾投放点扔垃圾很麻烦,就直接把垃圾放在小区楼下等着保洁人员打扫,经过物业人员和志愿者的劝说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现在多数居民也比较自觉去垃圾分类投放点扔垃圾,但是不是真的归类投放了,有时就是一个形式。”

  记者在阜阳北路凌湖路交口某小区看到,小区每栋居民楼下都摆有三个垃圾桶,不过多数垃圾桶都比较陈旧,上面的标签经过风吹日晒变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已经损坏,居民表示,“是想分类扔垃圾也不知道该往哪个垃圾桶里扔。”在一栋居民楼下,记者看到此处摆放的三个垃圾桶上贴着的标签均是“其余垃圾”,该栋居民楼居民告诉记者,楼下的垃圾桶每天都有专人过来清运,但桶上面的标签也是变来变去的,“我们扔的时候也比较随意,基本上就是随便找个没装满的垃圾桶就直接扔进去了。”在位于省城银屏巷的万达中心名宅小区,记者注意到,小区各栋单元楼下依然摆放着敞开式垃圾桶,里面的垃圾也并未分类。记者询问小区居民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一事,居民表示并不清楚。

  记者在探访省城多家小区的过程中发现,目前集中投放点是少数小区的标配,但仍有一些集中投放点建成后有待完善,并未投入使用。在不少老旧小区等住宅楼,小区楼道及楼道口处设置的垃圾桶依然承担大量居民生活垃圾投放的重要角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位置的选择,让不少市民觉得“美中不足”,“感觉不太雅观,一进大门就看见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某小区业主告诉记者,集中投放点离有些楼栋住户距离太远,很多业主不愿意走,加上每天垃圾袋消耗得很快,如果再碰上下雨天更麻烦。不少小区住户告诉记者,尽管小区早早设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就在进出小区门的必经之路上,但这也让部分居民在高兴之余多了一丝烦恼。对于楼栋相距投放点较远的住户来说,要穿过整个小区中心广场才能到达投放点,给他们投放垃圾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而对于距离投放点较近的住户来说,他们则担心夏天气温高,是不是会有异味飘出。

  记者随后联系该小区物业,物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投放点一般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便于环卫车辆清运和物业人员管理,最好设在道路两边;二是尽量减少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如设在已有空地上,尽量不破坏绿地;三是方便居民正常投放,这需要考虑居民日常出行线路,最好是外出时顺路丢垃圾,而不会来回折返。“一般来说,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置的满意率,可以达到80%至90%。”物业管理人员表示,有的居民觉得垃圾投放点离得太远,扔垃圾增加时间成本,有的居民担忧垃圾投放点离得太近会给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不便,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物业也会不断加强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工作。

  3月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走访合肥市各城区住宅小区发现,部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到位,小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并且进行定时收运。而在不少小区记者也注意到,单元楼栋前依然伫立着蓝色、绿色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居民无序投放垃圾的现象依然随处可见。有的小区尽管设立了“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但形同虚设。据居民和物业人员反映,对垃圾类别的区分还存在诸多不足。

  1日上午,记者在明光路力天大厦公寓楼注意到,该小区采用密闭清洁屋的形式设置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占地约20平米,整体外观为密闭框架结构垃圾房,箱体上标注着常见垃圾的所属类别以及处理流程。记者看到,按照“四分类”标准,该投放站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并在旁边设有“可回收垃圾分类区”。采访时,一小区住户拎着两袋生活垃圾在投放点附近徘徊,“不知道该往哪个口扔垃圾。”随后,现场一名督导员上前给该业主演示如何使用投放站投递垃圾,“这个垃圾投递口感应开启,投递之后可以自动关闭。”该业主顾女士告诉记者,小区的垃圾房虽然建成2个多月,但自己仍然不太会操作。“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易混淆,而且这个新的垃圾分类设备使用起来很不习惯。”记者观察发现,在短短20分钟内,小区多名业主因对投放站如何投放垃圾“找不着入口”而放弃投放。

  “我家里就有三四个垃圾桶,厨余的、有害的、其他的,小区里分类设施很方便,感觉扔垃圾并没有比以前更麻烦。”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寿春路上的市政府宿舍小区,有业主陆续将打包好的垃圾放在小区集中投放点。记者注意到,除了这一处垃圾集中投放点外,小区内看不到其他垃圾桶。小区业主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参与垃圾分类一年多时间,对垃圾类别能大致分清楚,但偶尔还是会混淆,把不知道怎么分的垃圾都扔进了“其他”垃圾桶。因为很多居民对垃圾类别细分的知识不足,她希望物业和社区可以加强宣传和科普。不少居民表示,“每天小区产生最多的垃圾不是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因为很多厨余垃圾都混进了其他垃圾里。”

  随后,记者走访蜀山区多家小区发现,小区楼下原有的垃圾桶被撤走,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还有督导员不时在投放点旁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不过,记者在现场留意到,仍有不少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直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内。记者从物业处了解得知,多数垃圾分类投放点属于开放式的结构,该小区督导员并不是全天在岗,因此有居民会在督导员不在时将没有进行分类的垃圾扔进桶里,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便。小区住户余女士告诉记者,楼下的垃圾桶刚撤走时,大家都很不习惯,有居民认为去集中的垃圾投放点扔垃圾很麻烦,就直接把垃圾放在小区楼下等着保洁人员打扫,经过物业人员和志愿者的劝说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现在多数居民也比较自觉去垃圾分类投放点扔垃圾,但是不是真的归类投放了,有时就是一个形式。”

  记者在阜阳北路凌湖路交口某小区看到,小区每栋居民楼下都摆有三个垃圾桶,不过多数垃圾桶都比较陈旧,上面的标签经过风吹日晒变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已经损坏,居民表示,“是想分类扔垃圾也不知道该往哪个垃圾桶里扔。”在一栋居民楼下,记者看到此处摆放的三个垃圾桶上贴着的标签均是“其余垃圾”,该栋居民楼居民告诉记者,楼下的垃圾桶每天都有专人过来清运,但桶上面的标签也是变来变去的,“我们扔的时候也比较随意,基本上就是随便找个没装满的垃圾桶就直接扔进去了。”在位于省城银屏巷的万达中心名宅小区,记者注意到,小区各栋单元楼下依然摆放着敞开式垃圾桶,里面的垃圾也并未分类。记者询问小区居民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一事,居民表示并不清楚。

  记者在探访省城多家小区的过程中发现,目前集中投放点是少数小区的标配,但仍有一些集中投放点建成后有待完善,并未投入使用。在不少老旧小区等住宅楼,小区楼道及楼道口处设置的垃圾桶依然承担大量居民生活垃圾投放的重要角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位置的选择,让不少市民觉得“美中不足”,“感觉不太雅观,一进大门就看见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某小区业主告诉记者,集中投放点离有些楼栋住户距离太远,很多业主不愿意走,加上每天垃圾袋消耗得很快,如果再碰上下雨天更麻烦。不少小区住户告诉记者,尽管小区早早设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就在进出小区门的必经之路上,但这也让部分居民在高兴之余多了一丝烦恼。对于楼栋相距投放点较远的住户来说,要穿过整个小区中心广场才能到达投放点,给他们投放垃圾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而对于距离投放点较近的住户来说,他们则担心夏天气温高,是不是会有异味飘出。

  记者随后联系该小区物业,物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投放点一般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便于环卫车辆清运和物业人员管理,最好设在道路两边;二是尽量减少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如设在已有空地上,尽量不破坏绿地;三是方便居民正常投放,这需要考虑居民日常出行线路,最好是外出时顺路丢垃圾,而不会来回折返。“一般来说,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置的满意率,可以达到80%至90%。”物业管理人员表示,有的居民觉得垃圾投放点离得太远,扔垃圾增加时间成本,有的居民担忧垃圾投放点离得太近会给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不便,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物业也会不断加强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工作。

  “垃圾分类,全民行动”“给垃圾分家,为城市减负”……《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合肥市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如何?3月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走访合肥市各城区住宅小区发现,部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到位,小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并且进行定时收运。而在不少小区记者也注意到,单元楼栋前依然伫立着蓝色、绿色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居民无序投放垃圾的现象依然随处可见。有的小区尽管设立了“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但形同虚设。据居民和物业人员反映,对垃圾类别的区分还存在诸多不足。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傻傻分不清楚”1日上午,记者在明光路力天大厦公寓楼注意到,该小区采用密闭清洁屋的形式设置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占地约20平米,整体外观为密闭框架结构垃圾房,箱体上标注着常见垃圾的所属类别以及处理流程。记者看到,按照“四分类”标准,该投放站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并在旁边设有“可回收垃圾分类区”。采访时,一小区住户拎着两袋生活垃圾在投放点附近徘徊,“不知道该往哪个口扔垃圾。”随后,现场一名督导员上前给该业主演示如何使用投放站投递垃圾,“这个垃圾投递口感应开启,投递之后可以自动关闭。”该业主顾女士告诉记者,小区的垃圾房虽然建成2个多月,但自己仍然不太会操作。“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易混淆,而且这个新的垃圾分类设备使用起来很不习惯。”记者观察发现,在短短20分钟内,小区多名业主因对投放站如何投放垃圾“找不着入口”而放弃投放。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居民向物业管理人员反映,该处集中投放点的感应器坏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箱体没反应打不开。”“我家里就有三四个垃圾桶,厨余的、有害的、其他的,小区里分类设施很方便,感觉扔垃圾并没有比以前更麻烦。”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寿春路上的市政府宿舍小区,有业主陆续将打包好的垃圾放在小区集中投放点。记者注意到,除了这一处垃圾集中投放点外,小区内看不到其他垃圾桶。小区业主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参与垃圾分类一年多时间,对垃圾类别能大致分清楚,但偶尔还是会混淆,把不知道怎么分的垃圾都扔进了“其他”垃圾桶。因为很多居民对垃圾类别细分的知识不足,她希望物业和社区可以加强宣传和科普。不少居民表示,“每天小区产生最多的垃圾不是厨余垃圾,而是其他垃圾,因为很多厨余垃圾都混进了其他垃圾里。”​多个小区集中投放点“形同虚设”随后,记者走访蜀山区多家小区发现,小区楼下原有的垃圾桶被撤走,取而代之的是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还有督导员不时在投放点旁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不过,记者在现场留意到,仍有不少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直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内。记者从物业处了解得知,多数垃圾分类投放点属于开放式的结构,该小区督导员并不是全天在岗,因此有居民会在督导员不在时将没有进行分类的垃圾扔进桶里,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便。小区住户余女士告诉记者,楼下的垃圾桶刚撤走时,大家都很不习惯,有居民认为去集中的垃圾投放点扔垃圾很麻烦,就直接把垃圾放在小区楼下等着保洁人员打扫,经过物业人员和志愿者的劝说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善。“现在多数居民也比较自觉去垃圾分类投放点扔垃圾,但是不是真的归类投放了,有时就是一个形式。”记者在阜阳北路凌湖路交口某小区看到,小区每栋居民楼下都摆有三个垃圾桶,不过多数垃圾桶都比较陈旧,上面的标签经过风吹日晒变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已经损坏,居民表示,“是想分类扔垃圾也不知道该往哪个垃圾桶里扔。”在一栋居民楼下,记者看到此处摆放的三个垃圾桶上贴着的标签均是“其余垃圾”,该栋居民楼居民告诉记者,楼下的垃圾桶每天都有专人过来清运,但桶上面的标签也是变来变去的,“我们扔的时候也比较随意,基本上就是随便找个没装满的垃圾桶就直接扔进去了。”在位于省城银屏巷的万达中心名宅小区,记者注意到,小区各栋单元楼下依然摆放着敞开式垃圾桶,里面的垃圾也并未分类。记者询问小区居民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一事,居民表示并不清楚。记者在探访省城多家小区的过程中发现,目前集中投放点是少数小区的标配,但仍有一些集中投放点建成后有待完善,并未投入使用。在不少老旧小区等住宅楼,小区楼道及楼道口处设置的垃圾桶依然承担大量居民生活垃圾投放的重要角色。希望集中投放站位置更合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位置的选择,让不少市民觉得“美中不足”,“感觉不太雅观,一进大门就看见这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某小区业主告诉记者,集中投放点离有些楼栋住户距离太远,很多业主不愿意走,加上每天垃圾袋消耗得很快,如果再碰上下雨天更麻烦。不少小区住户告诉记者,尽管小区早早设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就在进出小区门的必经之路上,但这也让部分居民在高兴之余多了一丝烦恼。对于楼栋相距投放点较远的住户来说,要穿过整个小区中心广场才能到达投放点,给他们投放垃圾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而对于距离投放点较近的住户来说,他们则担心夏天气温高,是不是会有异味飘出。记者随后联系该小区物业,物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投放点一般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便于环卫车辆清运和物业人员管理,最好设在道路两边;二是尽量减少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如设在已有空地上,尽量不破坏绿地;三是方便居民正常投放,这需要考虑居民日常出行线路,最好是外出时顺路丢垃圾,而不会来回折返。“一般来说,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置的满意率,可以达到80%至90%。”物业管理人员表示,有的居民觉得垃圾投放点离得太远,扔垃圾增加时间成本,有的居民担忧垃圾投放点离得太近会给日常生活起居带来不便,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物业也会不断加强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工作。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吴梦君刘静文实习生王晓露文/摄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地摊库官方微信账号:“ditanku”,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