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三五”时期,创新产业加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7.9%、55.7%,科技进步贡献率58.6%。创新主体加快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5倍,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新机构88家,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64个,研发人员增长64.4%,研发投入强度提高0.56个百分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7件,获得国家科技奖29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近1000亿元。创新评价持续向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全国第7位、西部第1,全球城市创新集群100强中排名77位,全球科研指数排名79位。
2020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保持良好势头,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型企业26371家、高新技术企业4222家,研发投入强度2.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32件,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10.2%。
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方面,我市快速组织实施应急科研项目57项,18项科研成果用于临床诊断和救治康复。在科技精准扶贫方面,我市在18个贫困区县建设农业科技园区11个、“星创天地”26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65个,选派科技特派员3448人次,其中万州区龙驹镇评为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
与此同时,我市在聚资源、强技术、壮主体、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编制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规划,谋划建设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论证遴选高校院所项目44个;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创新机构30个,11个高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22个农业科技园区成为科技与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推进基础前沿研究、产业技术开发,启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加快集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
2020年,我市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55.9%,34.4%,新引进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创新机构23家,获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5个,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即将获批,集聚研发人员16.07万人。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重大技术项目“揭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和减负专项行动,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6个、市级以上孵化平台375家(国家级75家),种子、天使、风险投资三只政府引导基金组建子基金88只、总规模266亿元,为5021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46.63亿元。
川渝协同创新发展方面,联合出资2000万元实施重点研发项目15项,8000余名专家资源实现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即将上线亿元科创母基金。统筹协同机制构建方面,建立部门协同、区县协商工作机制,召开季度调度会,与璧山、北碚、梁平等区会商,荣昌畜牧科技城、璧山创新小镇、永川科技生态城、万州科创中心、巴南国际免疫研究院、渝北农高区等创新平台加快推进。
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虽然我市科技创新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也迎来了重大机遇。面向“十四五”,我市将通过各项举措奋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25年,力求形成“三个形态”,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西部(重庆)科学城影响力基本显现。实现“三个突破”,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突破。以及“三个翻番”,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翻番。达到“两个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两个全国地位”,基础前沿研究在全国有显示度、产业技术创新在全国有鲜明特色。
2021年,我市将加快建设战略科技平台,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大力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国际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高地,通过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起点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园区,推动形成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凸显科技创新中心的策源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增强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的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施基础研究行动计划,面向经济主战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争取实施重大科技任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施民生保障科技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2021年,我市还将加快壮大优势创新力量,着力夯实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引进培育更多的科技“王牌军”、创新“先锋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科技型企业突破3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500家。
培育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依靠,是人才创新活力。为此,我市还将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加快营造优良创新生态方面,我市将通过相关举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成果转化效能、推动创新开放合作等,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15%。记者 韦玥(来源: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