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李文林)您扔掉的废旧玻璃、陶瓷等,在将来有一天,有可能成为脚下的砖块。昨日,厦门环卫部门启动废旧玻璃、陶瓷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工作,以往被当成垃圾扔掉的玻璃、陶瓷,被粉碎后可制成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利用,助力垃圾减量,这也成为厦门垃圾分类走向精细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空的啤酒瓶、酱油瓶等,只要外观完好,是可以卖给废品回收站的。不过,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工厂生产新瓶的成本已经远远低于回收旧瓶的成本,啤酒瓶等从此前的“宠儿”,一下子沦落为“弃儿”。回收价值低,收购人员没钱赚,是其根源所在。
但是,这些废旧玻璃、陶瓷等,让环卫部门感到十分头疼,即使把它们扔进上千摄氏度的高温焚烧炉,也烧不掉。“焚烧最多改变它们的形状,不能改变性状,到头来,剩下的炉渣还得送到填埋场填埋,占用库容。”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垃圾分类管理科科长赵海涛告诉记者,“据估算,厦门生活源每天产生的废旧玻璃、陶瓷将近200吨,按照传统方式处置,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