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界》月刊9月号刊登题为《老龄化日本的光与影》一文,作者为德国“日本研究所”经营与经济研究部部长弗洛里安科尔巴赫尔。文章说,日本人口至2050年时将比2000年减少3100万人。日本选择传统手法推迟退休年龄,以期解决问题。
文章说,自2005年起,日本的人口减少与劳动力的减少已同时发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增加劳动力人口的措施,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幅度将更加严重。因此,日本社会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能靠推迟退休年龄继续工作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还有,从2007年开始,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进入了退休年龄,日本出现了所谓“2007年问题”的难题。1947年至1949年出生的人,若再加上1950年至1951年间出生的人,总计有1070万人,其中正在工作的人有820万,占总劳动人口的12%。这部分人口若同时退休,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许多专家认为,这么庞大的人口进入退休年龄,不仅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就具体企业而言,也会导致企业出现停工停产等问题。并且,这些技术骨干的退休将带走技术和经验,日本企业的技术传承可能也会出现问题。很明显,日本企业将失去高质量的劳动力。
文章指出,现在还没有发生人们所担忧的那种大量退休者同时离职的情况。相反,据厚生劳动省的调查统计,60岁至65岁的劳动人口正在增加。2008年增加8.3%,2009年增加4%。并且,2009年的情况是,占这个年龄段人口76.5%的老人还在工作。65岁至69岁人口的半数还在工作,70岁以上人口的五分之一还在工作。
文章说,企业经营者正利用这种情况开拓新的市场。在一些商业领域,40岁以上者已成消费主流,取代年轻人成为商家销售对象。一次性纸尿布市场的情况是最能反映日本现实的典型事例。2008年,成人用纸尿布市场销售额首次比肩于婴儿用纸尿布市场销售额。估计未来两年间,成人用纸尿布市场的销售额有望增长40%。
目前日本商界认为,老龄人口阶层在日本人当中是最富裕的阶层,因此被视为最大的市场,尤其是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那一代人。他们精力充沛、手头宽裕,对技术发明感兴趣,购买欲望非常强烈。当他们退休时,自由时间增加了,将形成一个购买力很强的市场。
文章称,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的储蓄率还是相当高的。但住宅改建和装修费用、养老院相关费用、对儿孙的资金援助等还是需要钱的,这导致日本的储蓄率下降。日本人的储蓄率已从1990年的21%降至现在的6%。
年龄在75岁以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是16.1%,法国是10.6%,日本则高达25.4%。这个数据向日本政府和企业发出了警告,告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在商品和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