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非常大的遗憾,莫过于你本可以,但你却没有。
人世间很大的遗憾,莫过于你本可以,但你却没有。
常规时间后米哦按7秒还领先对手并握有球权,却因一次边线球失误而被拖入加时;加时赛有机会实现逆转,却再次因为边线球执行不到位,将球权白白送出……
2日晚上进行的篮球世界杯小组赛上,中国队就用这样匪夷所思、极度遗憾的方式,以76比79输给了同组非常强对手波兰队。这场比赛我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但大喜过后的遗憾,却更让人痛彻心扉。
波兰队蒙圈了10分钟,中国队被“耍”了10分钟
上半场总共20分钟,球迷们看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智慧篮球”。
中国男篮“上台”就是惊喜。首节轰下25分,而对手只拿15分。什么原因?四个字——措手不及。
相对于科特迪瓦和委内瑞拉,波兰男篮是中国队比较为陌生的神秘对手。但中国男篮似乎也很清楚,“陌生感”对波兰队亦是如此。
中国球员的打球风格、习惯,对波兰队来说,都很陌生。
或许上一轮中国队的表现是波兰队的仅有的参考,但恰恰和上一轮的发挥相比,中国男篮完全改头换面——思想包袱重?进入状态慢?对阵科特迪瓦队时,中国男篮的两大短板全都烟消云散,三分球6投4中,内外兼开。看得出,波兰队被打蒙圈了。
但还是那句老话,“欧洲篮坛无弱旅”。波兰队仅仅用第一节的10分钟,就适应了中国队打法,并开始熟悉中国球员的打球习惯。
在这一基础上,他们十分聪明地利用起中国男篮的另一短板——拿捏不准国际篮联的判罚尺度。
和上场打科特迪瓦一样,中国队员在防守端的“火候”始终过“旺”。外线球员的习惯性打、拉、抢, 内线对自己的身体控制不到位。但和CBA、NBA截然不同的是,国际篮联的规则里,打手、阻挡等犯规动作的判罚尺度容忍底线,被大大抬高,而中国队当时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众所周知,易建联和郭艾伦是中国男篮仰赖的内外得分点,于是波兰队无论是在有球端还是无球端,都拼命地朝这两位核心球员找对抗。结果中国队果真上当,第二节易建联、郭艾伦就早早三犯,不得不坐上板凳。
缺少进攻端很强火力,防守端也没了易建联这一屏障,波兰队成功实现逆转。
我们变强了,但我们还是输了
从第三节开始,场上的主要基调,从斗智变成了斗勇。
中国男篮在被对手利用裁判的判罚尺度,戏耍了一节后,很快大彻大悟——他们也开始利用裁判的哨子,来轮番冲击对手的内线。
这时候,场上已形成均势,中国男篮用内线优势,抗衡对手的外线优势,双方你来我往,异常胶着。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几点十分欣慰之处。一是面对欧洲球员,中国球员无论是内线大个子,还是外线小个子,在身体对抗上竟然一点也不落下风。此前攻防两端的用力过猛从而陷入犯规麻烦,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球员潜意识里觉得对手的身体素质比较强悍,多少有些妄自菲薄;二是中国队有着不少心理素质过硬的“大心脏球员”,老将易建联在三犯下场之后及时调整,后面的比赛中再也没有落入犯规圈套;因郭艾伦下场而临危上阵的赵睿,以及孙铭徽都在关键时刻投中续命三分,他们都是23岁的年轻队员,在这样的大赛能有这样的心态,很让人欢欣鼓舞。
但所有的好消息、惊喜,结果都以一种让人无法承受的方式,变成了遗憾。
事实上,昨天在比赛关键的三次边线球处理上,中国男篮没有一次及格。第一次因为对手犯规,原本已经失误的发球,得意避免;第二次直接将球发给了对方,让对手快攻得手,无论是发球选择的时机,还是发向的位置,都极为不合理;加时赛时的第三次边线球,发球队员面对一个个队友前来要位,竟无从出手。
球不往底线方向发,而往中线方向发,让对手轻松实现抢断和快攻;不让具有明显身高优势的大个子球员接球,而让小个子来接……相信这三次让人匪夷所思的边线球布置,既有主帅李楠的布置不到位,也有队员因为紧张而导致的执行不到位。
“我们经验会欠缺一些,大家都很紧张,胜利就在手边。对方确实比我们经验丰富,我们之前很少处理这种球!”赛后在谈到因致命失误而遗憾输球时,李楠这样说。
很惊喜、很艰难,却终很遗憾,这样的过程是痛苦的。
中国男篮虽然没有带走一场有始有终的伟大胜利并实现提前出线,但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值得深刻回味和反思的教训。
我们和欧洲球队的差距在缩小——过去咱们一打欧洲队就示弱,欧洲球队一贯的风格是打法实用,内线有身体优势,外线多点开花,中国男篮往往容易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但现在我们战术策略上不输,身体素质上不输,攻防两端也咬得住。但我们非常缺的,是一些细节的把握上,一些关键球的处理上,还是太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