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是你:东莞花甲“创新老师”赵天婵
现在最流行的词汇就是“创新”,在学校,各种课改、教程也都不断推陈出新,有一位老师玩创新玩到了“翻转课堂”,一起去看看。
赵天婵是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从湖北一所大学退休后,返聘来到东莞任教。虽然年逾花甲,但是赵老师精力旺盛。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这台硬币分币机,就是赵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赵天婵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我们这边的要求就是,先模仿、再改进、再创新,是这样分层次的,你看到了别人做的,你把别人的东西,用自己的做出来,做的过程中,你认为那些需要改进的,你改进过来。”
这个创新实验室里有几部3D打印机,学生们作品的主要材料都是它打印出来的。而3D打印机本身,也是赵老师带着学生们自己动手组装和调试的。因为3D打印既有机械部分的知识,又有控制部分的知识,对学生的孵化作用非常明显。
赵天婵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今年的毕业生,大概在这里做了10台打印机,自己带走了,甚至有个学生,带到工作岗位上,同事说你们怎么这么能干,这么牛,做了3D打印机出来了。”
相对于传统的“先上课,再实习”的教学模式,赵老师提出了新的方法。学生的设计课主要放在企业,而不是在课堂完成,让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同步掌握。
赵天婵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在教学上,我们叫翻转课堂,是一种翻转的模式,采取的是,你没有学之前先来做,做完了再来学,大三的学生没有学数控,先去学数控教工、编程,来认识这些数控机床,大四的学生模具没有学,在那里设计模具,反过来再来学,这种效果比较好。”
陈清文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她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也是非常认真负责,激发我们的灵感,解决实际问题,从实际出发,这个电机在装配的时候,因为采用的都是打印件,可能质量不太好,电机和转盘同轴度不够,就造成晃动,效果就差了,通过大量的测试,把它解决了。”
2014年,赵老师在机电工程系开设了创新班,力求将更多地创新理念让学生们付诸实践。她同时还把获得的广东省重点项目110万的专项资金,投入到了更多的创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