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叛逆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对于青少年叛逆的行为,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一旦孩子不听管教,不是打就是骂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而且家长和老师恼怒了,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的话,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难以管教的孩子,几次管教之后见孩子依然叛逆就放任不管,这样孩子的叛逆行为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受到不良的影响,很容易就会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叛逆期的青少年自我观念正在成型阶段,他们最需要的是认同与支持,而不是父母所说的“为你好“。”为你好“美其名曰为你好,其实是家长不顾孩子的性格特点一味使用粗暴的压制手段。但是这样的行为不仅无法带来良好的结果,反而会产生更加激烈的反抗行动甚至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