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的工序为:施工前准备——基坑开挖——基底检查验收——浆砌片石铺底——浆砌块石基础(砂浆取样)——基础验收施工前准备:基坑开挖前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定位,牢固设置轴线护桩。测出原地面的高程,计算基坑深度,并根据地质资料及设计图纸,确定开挖基坑的开挖线。基坑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施工,当挖至距设计线15~20cm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在砌筑前用人工突击挖至设计高程。清基、整平并及时封闭基底,开挖过程中,根据开挖揭露的边坡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临时支护措施。在雨季施工时应注意基坑排水,集水坑设置在基坑范围外。基底检查验收:基坑底在挖至近设计标高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和基底承载力是否与图纸相符;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基底标高等是否与设计相符合;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承载力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土壤分析试验。只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在监理工程师同意下,方可进行基础砌筑。
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达到设计标号的70%时,才能进行涵背回填,回填从涵洞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实,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密度应达到路基施工规范的要求。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泥草、腐植物的土。砂浆配合比:按质量比计量(施工中砂子、水泥、水各项指标要求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7.5号砂浆用砂浆拌和机拌合)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将严格按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指挥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施工监理实施办法》、我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控制、评定施工质量。盖板安装前盖板、涵台必须经检验合格,板与板间的填充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沉降缝相吻合。按国家有关的施工安全法律、法规,指挥部《安全管理办法》,项目部《安全管理办法》,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中派专职安技员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
在一些河流及桥梁施工中,建材需跨河运输,将来桥基建成后还需要运送承载梁,所以必须修建临时便道,以方便运输,但有时河内常年水流不止,施工条件困难,使用钢波纹管涵时,在河内倒入片石,加30cm砂砾垫层轧实,管侧及顶部全部浇筑砼,与混凝土小桥相比,即缩短了工期,又降低了成本。相比较浮桥在安全性及承载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受开采条件的限制,地下采空可造成地面不同程度的下降,产生不均匀沉降,对一般水泥构造物易产生裂纹`、错位等不同程度的破坏,金属波纹涵管是一种柔性结构,波纹管在结构上具有横向补偿位移的优良特性,可充分发挥钢材抗拉性能强,变形性能优越的特点,具有较大的抗变形和抗沉降能力,特别适合于软土、膨胀土地、湿陷性黄土等地基承载力较低地区和地震多发地区。和管连接完成后的现场涂沥青能完全避免常年水泡和酸碱土壤的侵蚀,保证使用寿命及人员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