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故障类型有哪些? 外部设备故障: 外部设备就是与PLC实际过程直接联系的各种开关、传感器、执行机构、负载等。这些设备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PLC系统的控制功能。因此,维修PLC, 首先要分清是外部设备故障,还是PLC本身故障。 系统故障: 1)系统故障是影响PLC系统运行的全局性故障。 2)PLC系统故障可以分为固定性故障、偶然性故障。 3)故障发生后,可以重新启动使系统恢复正常,则就是偶然性故障。如果重新启动不能恢复,而是需要更换硬件或软件,系统才能够恢复正常,则认为是固定性故障。
PLC的故障多发点有哪些? 1)继电器、接触器。 2)阀门、闸板。 3)开关、极限位置、安全保护、现场操作的一些元件或设备。 4)PLC系统中的子设备。 5)传感器、仪表。 6)电源、地线、信号线的噪声。
PLC维修时,插好编程器,并将开关拨到RUN位置,再根据下列步骤查找: 1)如果PLC停止在某些输出被激励的位置、状态(地方),一般是处于中间状态,则查找引起下一步操作发生的信号,编程器会显示信号的ON/OFF状态。 2)如果输入信号,将编程器显示的状态与输入模块的LED指示作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说明需要更换输入模块。 更换模块前,需要先检查I/O扩展电缆和相关连接是否正常。 3)如果输入状态与输入模块的LED指示一致,则比较发光二极管与输入装置的状态。如果两者不同,则需要测量一下输入模块。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则需要更换I/O装置、现场接线、电源等。否则,需要更换输入模块。 4)如果信号是线圈,没有输出或输出与线圈的状态不同,则需要用编程器检查输出的驱动逻辑,并检查程序清单。 5) 如果信号是定时器,并停在小于 999.9的非零值上,则需要更换 CPU模块。 6)如果该信号控制一个计数器,则需要先检查控制复位的逻辑,再检查计数器信号。然后检查、判断相关组件是否异常,需要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