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建设13个应用数学中心。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等方面取得原创成果,高速铁路、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涌现了“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一批国之重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还比较薄弱。二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能力还不够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还不够。”王志刚说。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在科技研发方面,我们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软件、高端芯片、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基础研究,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给予支持。”他说。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王志刚介绍,2020年,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兑现减免税额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了27.5万家和22.3万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自1999年起,原冶金部、机械部等部委所属242家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拉开了科研院所转制的序幕。但转制以后,不少曾经承担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等使命的科研院所,普遍存在着“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问题,导致严重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
九三学社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的一份提案建议,把转制院所纳入国家科研支持范围。依托综合研发实力较强的行业转制大院大所,牵头、整合有关方面科研力量,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公益性技术研究等领域给予重大项目立项和经费倾斜。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由于前期研发成本相对较高,产品和市场都不稳定,因而很难产生利润,或利润很低,缴纳的所得税也较低,享受的税收减免也少。而大企业利润较高,反而可以享受较多的所得税减免,成为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受益方。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国外一家公司基于SCI(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文献记录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目前是大学评估的重要指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重视ESI没有错,但简单以ESI作为唯一或者核心评价的尺子就错了。比如东部某省规定,如果某学科ESI排名前1‰就是省级双一流,2‰就不是了。这种唯ESI导向会严重扭曲、误导科研发展。”
“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高水平论文、高被引作者、自然指数等,主要集中在部分学科领域,仅仅反映基础研究领域的少数几个学科进展情况,与我们国家的学科设置差别较大,用别人现有的评价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大学的科研整体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大学。”李志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