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采购|
  • 企业|
  • 资讯|
  • 展会|

客服QQ:54472128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成功故事 > “成功”、“我只有靠自己”成为普遍的信仰

“成功”、“我只有靠自己”成为普遍的信仰

日期: 2021-03-09 浏览人数: 200 来源: 编辑:

分享到:
核心提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也确实关乎打工人群的奋斗史。它讲述一群工厂女孩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进入电子厂、手袋厂、印刷厂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也确实关乎打工人群的奋斗史。它讲述一群工厂女孩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进入电子厂、手袋厂、印刷厂等,不断积累生存智慧,通过种种方式向上流动,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故事。只是,这样的打拼史,多半说是血泪,却也不至于掉泪;说不上胜利,但也没有失败。

  虽说作者张彤禾的写作意图并不仅仅停留在记录每个打工个体是如何励志的层面上,但毫无疑问,打工族中主流的生存哲学和励志方式这个话题引起了她的兴趣。为此,她特意在书中开辟章节,把视角触及到了所有工厂附近的那些学电脑、英语、工作技能的培训学校和充满励志书的书店。

  在东莞的工厂里,没有人受过正经的职业教育。打工世界不讲究传统或出身,大家必须学会给自己重新定位,也包括重新学习知识技能以便应对工作,或者靠培训充电,提升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有了需求,商业性的学校在此茁壮成长;书店则以口才、行销、励志、电脑培训、英语培训、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应用性很强的书籍为主。

  就像张彤禾所说,在商业和竞争驱动的现代中国,知道如何说话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意识到,懂得如何说话会帮他们赢得更好的工作,取得最低的报价,或卖出更多的产品。所以,他们上白领班,参加励志宣讲会,学礼仪,练口才,解除对于公开表达的恐惧,最终目的是把自己销售出去。他们看《方与圆》这样的励志书,学习如何掌握和操纵他们心理,如何攻破别人的防线以及种种最有效果的社交技巧。

  他们中最主流的生存哲学和励志方式,与西方社会底层人大不相同。在东莞,培训机构的课程、励志书中,充斥着偏执却不无效用的言辞、激进而相互矛盾却颇有市场的理论。在那里,“成功”是一种信仰,金钱是它的度量,而道德则几乎不被提及。拿励志书籍来说,张彤禾介绍,美国自助文学的鼎盛时期是在19世纪,当出现大量移民的时候,这些在美国的工厂、商店从事低级工作的人想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流动性大,所以很多书籍是关于自我修养和工作成功的,就如同在今天中国看到的一样。但那时美国自助文学宣扬道德进步,强调一个人因拥有良好的道德品性而获得上升。现在在美国流行的自助书籍往往讲技术的,重点在于管理理论,或者更个性化,为理顺个人情感的发展与人际关系,而不是专注于如何获得工作上的成功。

  而在中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打工族太渴望成功,不得不去化解许许多多无从避免的失败和挫折。“我只有靠自己”成为普遍的信仰。在经济开发区,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样的话。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一般都是凭着自己的天资或者努力来实现,他们既没有期待也没有实际得到过来自政府、工会,或者其他人的支持。单打独斗未必能杀出一条生路,靠成功学书籍励志学习为人为事之道,变成了一种生存本能。

  比如《寻路中国》里写到丽水一个工厂的罗师傅的故事,称他的生活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你得自己搞定。”同样的,张彤禾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到,打工者在城市很孤单,什么都只能靠自己。她举例说,1990年中期开始出现的打工族杂志,往往用第一人称描写追溯打工者各自的人生经历,故事讲述他们如何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寓意总是一样:你只能靠自己。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地摊库官方微信账号:“ditanku”,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